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农村禁燃烟花爆竹对“年味”影响有多大?

time: 2020-04-20 16:51:32 作者:
春节期间,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也都开始陆续回乡,这是一种情结,这是一种念想,这也是一种期盼,回家过年就应该热热闹闹,这热闹无不建立在一些习俗上,比如拜年、祭祖、包饺子、蒸馒头、炸菜、以及走亲戚,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放鞭炮,在农村不但遇到婚丧嫁娶放鞭炮,过春节更离不开鞭炮,以衬托节日喜庆的气氛。

可是,也许是因为环保的原因,目前不但城市禁燃烟花爆竹,就是一些农村也开始禁燃,于是很多的群众就反映春节缺少了一种热闹,也有的认为过节还是要放的,不然没有了节日的喜庆,可是遗憾的是,想放爆竹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听听每天在村里来回的禁放烟花爆竹宣传车就知道今年你不可能再燃放爆竹了,关键是现在你都没有地方能够买到鞭炮,就是一些超市有鞭炮叶不敢销售,唯恐一些执法人员去“钓鱼”,因为一旦被当地的管理部门发现有鞭炮销售,就会遭到罚款,量大的有可能被拘留,为挣几个小钱,过年进拘留所真的不划算。恐怕以后的春节真的听不到新年的鞭炮声了,古人的“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佳句真的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其实燃放烟花爆竹不但是一种习俗,同时也是人们讨吉利一种心灵寄托的方式,在农村就有这样的说法,如果这过去的一年家庭不够顺利,就希望能够多燃放一些爆竹驱走一年的“霉气‘,这固然有一种不恰当的说法,但是几千年的习俗也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这就对应了过年为何要燃放烟花爆竹的传说。
在我们中原一带,可以说放鞭炮都有几个节点,都有很强的寓意,首先就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在晚上做好“祭灶汤”以后,就要放新年的第一次鞭炮,预示着过年的开始,从今天起就进入到来过年的节奏,同时祭灶仪式也会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拉开了帷幕。在随后的几天里蒸馒头掀开第一锅,也要放几声爆竹,炸菜也需要放几声爆竹,在以往的农村这几天的都会鞭炮声不断,你不用到邻居家里串门就知道,谁家的馒头出锅了,更高兴的是孩子们,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时候,能够兜里放几个爆竹那是莫大的荣幸,足以在伙伴面前炫耀一阵子,于是就有了“过年到,过年到。女孩要花,男孩子要炮,要的爷爷嗷嗷叫”的顺口溜。

直到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当饺子下锅的那一刻,就会燃放最大的鞭炮,这个时候的农村到处都说噼噼叭叭的爆竹声,一直会持续到深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放鞭炮便达到了顶峰,第二天的正月初一,天不亮就会再度响起鞭炮声,谁家的爆竹放的早,就意味着这一家是最勤快的人。尤其是在农村,第一个起床的必须的当家的男人,开门以后先燃放三响爆竹,然后做饭的女人才能起床,下饺子,放鞭炮。
按照上面的过年放鞭炮的习俗如果没有了鞭炮的节奏,这个春节似乎真的缺少了很多,尤其是对孩子来讲,有什么能比放鞭炮更高兴的事情。
当然有利就有弊,同样也有建议少放炮的,提倡禁燃烟花爆竹也是环境的需要,但是仍然建议不能全面禁燃,要引导群众正确的燃放烟花爆竹,传统的习俗不能丢。

现在都在呼唤着要保护非物质文化和传统的习俗,对于群众乐于接受的习俗更应该保持,让人们在欢天喜地的氛围当中度过一个愉快的春节。


文章来源于:中国日用杂品流通协会